苏学斌

2023年02月13日 18:02  点击:[]

苏学斌   导师简介


 苏学斌,男,1968年12月生,湖南常德人,核材料铀提取技术专家,现任铀资源探采与核遥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、中国铀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、中核集团首席科学家。荣获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、中国核学会科技成就奖、“钱三强”科技奖、国家百千万人才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。

  35年来一直从事砂岩铀矿地浸理论、技术装备及工程化应用研究,是中性地浸采铀技术的主要开拓者。面向国防建设和核能发展的天然铀国家重大战略需求,其创建了CO2+O2环境友好型地浸理论与方法,实现我国铀矿采冶的颠覆性技术突破;突破了复杂砂岩铀矿采冶新技术,攻克了低渗、多层、多组分铀矿高效开发的世界级难题;成功研发超大型铀矿开发核心装备、特种材料与全流程控制工程技术,主持建成了首个千吨级铀矿大基地等6项国家重点工程。其研究成果解决了我国铀成矿环境复杂、传统技术难以开发的紧迫性关键问题,成功应用到我国90%以上铀矿山,使全国经济可采铀资源量提升了3倍,天然铀产能提升了2.5倍,并推广到中亚和非洲“一带一路”国家,实现我国天然铀生产能力由全球第9位跃升至第2位,引领我国铀矿冶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,为核强国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。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,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、一等奖6项、创新团队奖1项。授权发明专利70余件,出版专著8部,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。


研究方向:铀矿采冶(铀矿原位流态化采冶)、铀资源开发环境影响控制

工作单位:中国铀业有限公司

E-mail:suxuebin1968@163.com

 

主持和参加的主要项目:

1.第四代铀矿采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(第一阶段),中核集团重大专项,总设计师;

2.低渗透砂岩铀矿储层爆破-酸化增渗理论与方法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,项目负责人;

3.铀与战略性矿产资源协同开采理论研究,中核集团领创基金,项目负责人;

 

发表论文:

 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,近些年重要论文如下:

1.Petrology, mineralogy, and ore leaching of sandstone-hosted uranium deposits in the Ordos Basin, North China,Ore Geology Reviews,2020.

2.Potential for uranium release under geologic CO2 storage conditions: The impact of Fe(III),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house Gas Control,2021.

3.Relationships between Meso-Cenozoic denudation in the Eastern Tian Shan and uranium mineralization in the Turpan-Hami basin, NW China: Constraints from apatite fission track study,Ore Geology Reviews,2020.

4.Numerical study of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decoupling charge on blasting-enhanced permeability in low-permeability sandstones,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,2018.

5.Adsorption of uranium on amino functionalized acrylonitrile anion exchange resin,Journal of Radioanalytical and Nuclear Chemistry,2022.

6.Mineral Composition and Full-Scale Pore Structure of Qianjiadian Sandstone-Type Uranium Deposits: Application for In Situ Leaching Mining,Geofluids,2022.

7.Geochemical reactions altering the mineralogical and multiscale pore characteristics of uranium-bearing reservoirs during CO2 +O2 in-situ leaching,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,2022.


获得奖励与称号:

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,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、一等奖6项、三等奖5项,荣获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、中国核学会科技成就奖、“钱三强”科技奖、国家百千万人才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。

1.超大型复杂砂岩铀矿XXX关键技术与应用,202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(排名1);

2. XXX采铀工艺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,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(排名1);

3512矿床XXX工业试验研究,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(排名7);

4.千吨级大型铀矿基地绿色高效原地浸出技术及工程应用,2019年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(排名2);

5.CO2 和O2 原地浸出采铀工程,2015年中国工业大奖提名奖(总设计师);

6737地浸采铀工程,2007年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银质奖(总设计师);

7.原地浸出采铀创新团队,2021年核能行业协会创新团队奖(排名1)。

8.   硬岩铀矿山退役治理关键技术及应用,2022年中国辐射防护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(排名1


指导学生情况:

培养博士7人、硕士5人,部分已成为重大项目负责人、中核集团青年拔尖人才、铀矿采冶领域专家,研究成果获国防科技进步奖、中核集团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项。

专利:

授权《一种铀的CO2 加O2 原地浸出开采处理方法》、《一种地浸采铀矿山强化浸出方法》、《一种分散吸附集中处理地浸采铀方法》、《微试剂中性原地浸出采铀工艺》、《一种地浸采铀井网优化重组方法》、《重碳酸根型地下水中加O2原地浸出采铀工艺》、《一种地浸采铀矿山降氡控制方法》等发明专利70余项。

 

出版专著、教材:

 出版《CO2 和O2 地浸采铀工艺技术》、《钱家店矿床原地浸出采铀工程与实践》、《原地浸出采铀矿山环境监测与控制》、《复杂砂岩型铀矿床地浸开采特殊技术》、《原地浸出采铀井场工艺》等5部著作。

 

 

 

 


下一条:丁德馨

关闭

联系我们

地址:湖南省衡阳市常胜西路28号南华大学    邮编:421001
联系电话:0734-8282206    联系邮箱:zhausc@163.com

师德师风投诉电话

0734-8281738(教务办公室)
0734-8282206(院党政办公室)

版权所有:中国·88858cc永利(股份)有限公司-官方网站

技术支持:西安恒远翼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